爱HIFI(爱菲)音响网

快捷导航
查看: 11371|回复: 0

[辽宁] 玩hifi到底是注重器材,还是音乐本身呢?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0

帖子

66

积分

初上烧路

Rank: 1

发表于 07-08 10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以为, 最能打动人的艺术首推音乐了。
两千多年前,孔子因陶醉于音乐而三月不知肉味;
卓文君因司马相如一曲《凤求凰》而不惜放弃富贵生活与之私奔;
俞伯牙因一曲《高山流水》结识钟子期;
陶渊明因喜爱音乐而在一把无弦琴上翻飞他的手指;
白居易因水上琵琶声湿透清衫,留下千古名篇;


       古人尚且如此,我更是趋之若鹜,我觉得hifi器材本身是为了音乐而服务的,一套好的器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体会到音乐内涵,我现在用的是歌剧二号HIFI系统,价格不贵,像我这样工薪阶层也可以买的起,声音确很不错,让我享受了一把以前没体验过的效果,仿佛空气中弥漫着香气,音符在耳边萦绕,在我鼻尖飘荡,太美了!

1.jpg
音乐之美,美在它的旋律

     一支曲子,由于有了高低起伏的变化,有了轻重缓急的节奏,便成了与大自然一样和谐的声响,动人的音乐能使人忘却世俗的欲求,获得心灵与自然的和谐,因而能长久地回旋我们的记忆中,有时可能是伴随我们的一生。
小时候,我喜欢听二胡独奏曲《二泉映月》,总觉得二胡声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,像是从人的心底流淌出来的,如今经过歌剧二号演绎的二胡声,更是让我浮想联翩,想像着阿炳的坎坷遭遇,想像他孤独的人生就在琴弦上流啊流,想像他满怀痛苦地在小路上走啊走,想像他的长发在寒风中飘呀飘,想像他用失明的双眼把暗夜看啊看个透……在歌剧的丝丝悲切的演绎中,只觉得那二胡声分外的伤感,诉说着人生无限的不平,听着,听着,会为之泪流满面……



     另一支曲子是香港版《新神雕侠侣》中的背景音乐《英雄的黎明》,先是一段低沉雄浑的长号声,紧接着是一段深沉的男声合唱,然后是更哀怨的二胡、古筝声,一唱三叹,如泣如诉,我闭上眼睛沉浸在画面之中,此时,长号、合唱再一次加入,直抵我的肺腑,杨过在断肠崖上没有找到小龙女,独立悬崖上时的无助感充斥在空气中……另外剧中还有一支由宗次郎写的《故乡的原风景》,此曲笛声清越,我坐在歌剧面前,却仿佛看到:由于世俗,江湖恩怨、阴谋等原因,杨过与小龙女之间充满坎坷,小龙女就在这伤感的笛声中无言地满目哀怨地在千山万水之上,在茫茫江湖中,渐行渐远……不仅听出了主人公的无奈与痛苦,忠诚与执着,也想起了自己生命中的许多悲欢离合……有这对箱子,这两支曲子真是听一百次,感动一百次。



音乐之美,美在它的内容

      动人的音乐都有美的内容,除了曲子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外,还有许多音乐是配了歌词的,歌词的美,使旋律更加动人。我以前听歌的时候却很少分析歌词的意境,有看歌剧二号之后,在听音乐的时候,确实特别关注其歌词的内容,体会到歌曲的情感。



       就想是那首我喜欢的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,“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,炊烟在新建的村庄上飘荡,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,一片冬麦(那个)一片高粱……”我是伴随着这首歌过来的,听了便觉得十分亲切,歌词清新、自然,充满活力,充满希望,仿佛回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大地上呈现出的新气象。我时常用歌剧放这些以前的歌曲,老歌才是经典。
再如罗大佑的《追梦人》:“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,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,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,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……”用情是那样深,歌剧营造极强的画面感,跨越时空,跨越感觉,亦真亦幻,令人难忘……


  
音乐之美,美在乐器

       我最先认识的乐器是竹笛,高中时,一位同学有一管竹笛,他常站在校园后的梨树下横吹竹笛。笛身为黄色,一端系有一尺多长的红缨,阳光下,他就站在一棵梨树下吹着“一条大河波浪宽,风吹稻花香两岸”,他对面是高高的景阳关,脚下是碧绿的清江水,四周是一片梨林,微风吹来,那红缨似火一样闪烁,与飘落的梨花相映衬,悠扬的笛声就在青山绿水间荡漾……从那时起,竹笛便深深地印在了心中。竹笛的声音悠扬,这时候还要说一事,我在家用歌剧第一次放笛子音乐的时候,媳妇还以为是我把以前家里的笛子拿出来吹了呢,我不禁莞尔,我怎么可能吹的这么好呢,但是也十分高兴。



     再后来,又因为从收音机中听到了《二泉映月》而爱上了二胡,碗口粗的竹筒,一端紧贴着蛇皮,琴杆的顶部有着动物形态的造型,一粗一细两根琴弦,琴弓上的马尾丝漆黑发亮。当年,为买一把二胡,我积蓄了半年,攒了90多元钱,然后从景阳走了100多里山路到红土集镇上买回了它……


     当流行歌曲兴起时,又喜欢上了曲中伴奏的重要乐器——吉它,吉它的音色美在厚重,立体感强,我喜欢那种怀抱吉它自弹自唱的味道,乐器声与歌声相得益彰,美妙无比,有吉它的歌声犹如白开水中放进了茶叶,分外有魅力……



音乐之美,美在民族特色

      音乐能本现出民族特色,藏族音乐高亢、热烈,如蓝天上飘过的白云;新疆的音乐明亮欢快似百灵;蒙古族的音乐辽远、粗犷,像草原上涌过的马群;东北二人转,俏皮、幽默;山东的民歌纯正、优美;闽南歌通俗流畅……

     不管是什么音乐,歌剧都带来最原汁原味的表现,它不像其他箱子,有些许的修饰,它做的事情,是忠实还原,让我即使就在家里,也能体会各地的音乐风格。

      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“西北”味道的音乐,高亢、苍凉,荡气回肠,唢呐声,二胡声,声声如诉,亲切自然,贴心贴骨,不论是《走西口》、《信天游》,还是《我家住在黄土高坡》、《我热恋的故乡》无一不令我心潮激荡,听到歌剧的那些音乐,我的心灵便好像落叶找到了树根,游子找到了故乡,熟悉、亲切、久违的感觉溢满心头……




音乐之美,美在人物

       一段动人的音乐,常有动人的作者。由于歌剧的画面感极强,如果对原曲很熟悉,那画面感将扑面而来,我时常沉醉在音乐之中。


      听《刘三姐》会想起那位健康、美丽、聪明、勤劳的农家姑娘,想起她笑立船头用歌声与权贵们斗智斗勇的风采。一段动人的音乐,常有动人的故事与之相伴。听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,马上会想起梁山伯、祝英台这两位化蝶男女,他们相知相爱,生不能相聚,死而双舞双飞,浪漫千年。音乐声时而华丽、欢快,时而低沉呜咽,时而婉转云霄……



       听《红豆曲》《葬花呤》,不禁会为《红楼梦》中人物的命运嗟叹不已,为如娇花照水的黛玉而难过,为贤淑可人的宝钗而婉惜,为那些画楼丽馆,为落花,为流水……听《新白娘子传奇》中的音乐,会叫人想到那美丽而又伤感的断桥、雷峰塔,想到旖丽的西湖风光,烟波画舫,柳浪艳阳,佳人玉立,更会想起那位一身素装、头顶红绒花、美赛天仙,为爱情水漫金山而被永镇塔下的白娘子。

     听《钗头凤》,耳畔会不断传来陆游“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”的叹息,会响起唐婉“人成各,今非昨”时心成碎片的声音……



  
音乐之美,美在歌唱的方法、方式

音乐有各种唱法,方法上来说,其实无疑人声居多,很多人说歌剧听人声最好,我觉得很对,虽然唱法各异,但是声线,感情却是极佳的。


      在有了歌剧系统之后,我的听音范畴也扩大了很多,听李谷一的《乡恋》香港的奚秀兰《天女散花》、《阿里山的娘》,这种把民族和通俗融融合在一体的歌非常的好听,优雅、古典、温婉、绵长,用歌剧听来别有一番亲切,仿佛她是在月夜的湖边为我们而唱。而新一代的歌星谭维维等更将民族、美声、通俗全部水乳交融,唱出天籁之音。从方式上看,合唱美在整齐、气势,独唱美在抒展、自由,重唱美在映衬、和谐。

       我还非常喜欢听京剧的唱腔,“西皮”的流畅,“二黄”的悲壮、激越,感觉是字正腔圆,珠圆玉润,高入云端,旦、末唱腔转换之际千般柔情,万般爱恨,唱词讲究,字字珠玑,华丽而有王者之气,唱词中有天山雪,有黄河浪,有秦汉风云,有唐宋繁华。听声品人,真似有梅花的品格,昆仑的铁肩,大海的深情,日月的忠魂……





音乐之美,无处不在

     总之有了歌剧这套HIFI系统之后,我感受到了更多的音乐之美,而不仅仅停留在音乐的旋律是否动听。很多人说音乐是会教育人的,我觉得一点儿不错,如果有条件的话,不管是否是发烧友,我建议家里一定要弄一套音质好些的音响,给孩子从小养成听音乐的一个爱好,多让孩子熏陶一下,艺术是需要后天培养的,也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感受美的方式,何乐而不为呢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©2005-2018 lovehifi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梦幻之声音响技术有限公司 许可证:津B2-20080131 ·  公安:12011302120114 ·  关于我们 ·  联系我们 ·  音响商城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